体育论文_苍梧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2022/09/28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1.1.3 苍梧石桥镇抢花炮运动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人类学视野下对体育的研究
2.2 民族传统体育的个案研究
2.2.1 历史发展方面的研究
2.2.2 文化内涵方面的研究
2.2.3 传承发展方面的研究
2.3 抢花炮运动的研究
2.3.1 抢花炮文化起源的研究
2.3.2 抢花炮文化内涵的研究
2.3.3 抢花炮传承发展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参与观察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石桥镇简介
4.1 自然环境
4.2 社会环境
5 石桥镇抢花炮的起源与历史变迁
5.1 石桥镇抢花炮的起源
5.1.1 本地故事传说
5.1.2 商业活动中孕育
5.2 石桥镇抢花炮的历史变迁
5.2.1 明朝时期抢花炮的萌生与流传
5.2.2 文革时期抢花炮的沉寂
5.2.3 改革开放后抢花炮的复苏
5.2.4 新时代抢花炮的良好发展
6 石桥镇抢花炮仪式考察
6.1 贺诞祭祀仪式
6.1.1 贺诞祭祀的禁忌
6.1.2 贺诞祭祀的隐含寓意
6.2 抢花炮仪式过程
6.2.1 抢花炮的前期准备工作
6.2.2 还炮
6.2.3 游炮
6.2.4 抢炮
6.2.5 养炮
6.2.6 暖炮
7 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的文化阐释与解析
7.1 物质文化
7.1.1 花炮制作
7.1.2 抢炮场地
7.1.3 运动方法
7.1.4 抢炮规则
7.2 精神文化
7.2.1 生殖崇拜是前提
7.2.2 美好向往是基础
7.2.3 凝心聚力是根本
7.2.4 实力比拼是过程
7.2.5 规范行为是目的
7.3 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
7.3.1 民俗性是基本内核
7.3.2 娱乐性是关键因素
7.3.3 功利性是根源所在
7.3.4 竞技性是前进动力
7.4 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的文化功能
7.4.1 提供精神支柱
7.4.2 接受良好教育
7.4.3 促进身心健康
7.4.4 带动经济增长
7.4.5 密切社交关系
8 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
8.1 有民间组织执行
8.2 有人民群众参与
8.3 有宣传手段传播
8.4 文化主体信仰淡化
9 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存在的困境与发展对策
9.1 存在困境
9.1.1 组织后继人才缺乏
9.1.2 年轻人的参与热情不高
9.1.3 宣传力度不足
9.1.4 文化主体出现新需求
9.2 发展对策
9.2.1 注重传承群体的发展
9.2.2 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9.2.3 利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立体宣传
9.2.4 满足文化主体多层次需求
10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而抢花炮是广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运动。抢花炮民俗体育运动作为人们信仰的载体给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支柱,经过世代相传,早已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本研究以苍梧石桥镇抢花炮运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苍梧石桥镇抢花炮个案的起源、历史变迁、祭祀和仪式过程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对其内涵承载、类属特征、文化功能进行深入的剖析,进而针对其发展现状、现存困惑、发展建议进行讨论与分析,致力于客观、中立的审视苍梧石桥镇抢花炮在当地民间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价值。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1.苍梧石桥镇的花炮作为人们信仰的载体始终反映着民间信仰,并具有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功能,在娱乐身心、促进人际交往、团结村寨、规范个人行为、规范社会秩序、提升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正面的影响。2.苍梧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文化虽然有民间组织的保障与执行,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有宣传手段的传播,但也出现文化主体民间信仰淡化的现状。3.苍梧石桥镇抢花炮民俗体育运动存在组织后继人才缺失、青少年参与热情不高、宣传力度不足、文化主体出现新需求等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注重传承群体的发展和培养,为传承群体注入新鲜血液。2.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使抢花炮民俗文化长远发展。3.利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立体宣传,向不同受众人群进行行之有效的宣传。4.满足文化主体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的需求,跟上时代的发展。希望通过详细叙述及探讨其起源、历史变迁、仪式过程,从而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其现状进行总结,针对困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苍梧石桥镇抢花炮的发展进行保护与传承。
上一篇: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_湘桂界邻林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