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_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运动进高校
2022/02/10文章摘要:1研究目的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抢花炮运动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抢花炮运动进高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还能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我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本文针对抢花炮运动在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抢花炮运动进校园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3研究结果3.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运动进高校的困境3.1.1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运动采用族内相传的方式,由族内人员挑选身体素质良好的青壮年进行练习,然后再挑选出优秀的传承者进行教学和传承。但目前优秀的花炮运动员传承者大都文化水平偏低,无法展现出抢花炮动作中所蕴含的情感,不能很好的发扬和传承抢花炮运动的精神。且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基本都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教学内容以现代体育运动为主。由此可见,体育非遗项目抢花炮运动师资队伍严重缺乏。3.1.2相关政策落地不充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52号建议:高等教育方面,支持高校依法自主开设非遗相关本科专业,引导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非遗进高校提供了依据。但实际进入课堂的体育非遗项目少之又少,好的政策无法充分落地。3.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运动进高校的路径3.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姜庆国26日表示,在"双减"背景下,探索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的做法。采用学校体育教师和优秀退役运动员兼职教师双教练的模式,使现代体育教师在训练中学习花炮运动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使优秀运动员兼职教师在训练中体会抢花炮运动所蕴含的情感,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以此来加强抢花炮运动师资队伍建设。3.2.2积极落地相关政策高校可借助地方优势,积极落地相应政策法规,前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运动发源地参观学习,邀请优秀抢花炮运动传承人到校演讲,在学校举办现代运动会的体育项目上增加抢花炮这一体育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了更好的推动抢花炮进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积极落地相应的政策法规,多渠道、全方位的促进抢花炮运动与高校文化的融合。4研究结论抢花炮运动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其竞赛规则和场地设施已经有了明显的规范性,竞技水平和商业价值也明显提高。抢花炮运动进高校,不仅可以增长民族文化知识,增强民族情感,还能形成与现代体育互为补充的振兴局面。因此,要全面推动抢花炮运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6914/c.cnkihy.2021.052908
论文分类号:G807.4